公共讲座|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和跨模态理解

2021-04-20

摘要:讲座从探讨人类如何将语言变成意义出发,介绍我们在语言和图像的跨模态理解方面的一些工作。我们从视觉和语言的关系出发,利用互联网产生的3000万成对图片与文字,用自监督的任务完成一个目前最大的中文通用图文预训练模型悟道∙文澜,由此去初步探索AI在多模态环境中学习语言的可能性。


嘉宾介绍

宋睿华教授本科、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2003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信息检索与挖掘,推荐和文本生成的研究。她提出的网页分块及重要性预测获得国际万维网会议WWW 2004的最佳论文提名。她提出的从不同网站抽取主体内容的通用方法,是微软浏览器IE 11之后的阅读功能的核心。2017年5月,湛庐文化出版了人类史上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其中所有的诗歌正是由她主导研发的算法生成。她随后加入微软小冰,任首席科学家直至2020年7月。2020年9月,宋博士加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任长聘副教授。她近期的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的文本创作、自然语言的多模态理解和多模态对话系统。宋睿华博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已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拥有25余个国际专利。她担任着多个国际一流会议(SIGIR, CIKM, EMNLP等)的领域主席、资深评审和评审,国际期刊(Information Retrieval Journal和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的编委。2021年她将担任SIGIR短文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