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龙|「光之空间」安藤忠雄×詹姆斯·特瑞尔

2021-11-25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韫在“交叉学科大讲堂 | 文化沙龙”的分享收集整理而成。

Artboard 1.png

Artboard 2.png安藤忠雄,一位由拳击手“转职”而来的建筑师。在某种意义上,建筑与拳击具有共性——二者均是关于屹立不朽的艺术。日光与聚光灯各自从空际坠下,颂唱着新的传奇。我们将以濑户内国际艺术祭(The Setouchi Art Triennale)作为起点,讲述安藤忠雄的艺术创作。


令濑户内国际艺术祭走入大众视野的契机,是一场台风。


1994年,“世界尽头的南瓜”被安置于濑户内海的直岛。

2021年,在被台风“卢碧”吹落海中后,它因一句“草间弥生到海间弥生”的调侃意外蹿红。

Artboard 3.pngArtboard 4.png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是在日本濑户内海举办的三年展,主要覆盖该海域3000余座岛屿中的12座和2个港口城市,包括固定的美术馆、艺术装置,以及每届受邀艺术家创作的临时艺术展览和装置。


濑户内海曾是日本的工业区,随着传统工业的消逝和转型,人口外流、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令该地区逐渐丧失了活力。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教育集团Benesse(倍乐生,巧虎的母公司)社长福武总一郎启动“直岛文化村”项目,提出“一座岛屿一个美术馆”的设想,并邀请北川富朗,一起致力于用艺术振兴岛屿。


在30年的努力中,濑户内海成为日本重要的艺术聚集地和发声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朴素而包容的风景与人情、大师级的建筑和艺术作品,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他们在当地人的民宿吃住、交谈,把乘坐当地渡轮在小岛之间参观亲切地称为“跳岛”。


直岛是艺术祭的14座主要“舞台”之一。这座人口不足4000的小岛,安置了安藤忠雄的五个建筑作品,汇聚着包括莫奈、杉本博司、李禹焕、詹姆斯·特瑞尔等艺术家的作品。

Artboard 5.png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福武总一郎主导下,以岛上的民居、道路为展示舞台,综合美术馆、酒店、野营地等多种功能的“直岛文化村”项目开始兴建,项目后更名为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整个濑户内海艺术祭都以该项目为基础,进行孵化。


Benesse建筑群可视作四个彼此独立却有机统合的作品——美术馆(Museum),椭圆屋(Oval),公园屋(Park),海滩屋(Beach)。Benesse Museum也以“美术馆中的酒店”著称。

进入Oval,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标志性的天井和水池。所有房间围绕椭圆形的走廊依次排列,每日变幻的天空像被邀请到水泥取景框中,在水面上投下令人凝神的倒影。

Artboard 8.png椭圆屋,顾名思义,建筑主体是椭圆形环状,每个房间都是其中的一个切块,入口侧朝向中庭水池,另一侧是面向大海的落地窗。房间陈设简洁,深色的木质家具带有50年代的复古沉静感,桌上放着介绍美术馆以及岛上其他艺术设施的画册,墙上挂着当地建筑的摄影作品。

Artboard 9.png

进入房间后,即刻会被巨幅的落地窗吸引住视线。窗外的水泥长廊连接着房间和大地,让人联想起日式建筑中经典的门廊,但此处并非庭院,而是无限延展的空间。


走出房间,在室外的椅子坐下,模糊的边界将人的视野衔接到海岸与地平线,与自然的亲近感,以及水泥建筑的庇护感,令人沉浸在一种庞大的平静之中。绕着椭圆屋走上楼梯,还可以登至建筑的顶部,俯瞰整座小山和大海。


Benesse Museum就像一个水泥迷宫,邀请人们放大自己的感官感受,在不同的转角、台阶、隔墙、天井之间探索不同的景致。

Artboard 11.png

这句话彰显着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他热爱创造融归自然、隐匿于地表之下的建筑物,这种将自然破坏最弱化的建筑,是他长久以来的构想——地中美术馆便是该理念的具现化。


游客在朝圣安藤忠雄的作品,而安藤忠雄,则以虔诚的姿态朝圣承载人类的大地。


地中美术馆钟爱自然采光——安藤通过墙体和天花顶棚之间开口的运用,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观众在展厅间行走时,会穿过长长的走廊,也会沿着方形和三角形的开阔天井四壁登上台阶。光线会从各种各样的开口流入,在墙壁留下或温暖或冷峻的影子,沿着墙壁慢慢游走。

地中美术馆内,除最著名的莫奈作品外,还展出着詹姆斯·特瑞尔的三件标志性作品(Afrum, Pale Blue , 1968;Open Field,2000;以及Open Sky, 2004)。在这里,安藤的建筑和詹姆斯·特瑞尔的作品发生了有趣的对话,二者同样以光为材料,却为观众创造了不同气质的空间和视觉体验。安藤的水泥建筑对于自然光采取邀请、容纳的温和态度,而特瑞尔则使用人造光或自然光营造了超越既定物理空间的一个凝视空间。


同样的创作理念也体现在安藤对李禹焕美术馆的设计中。李禹焕是生活在日本的韩国艺术家,是日本当代艺术流派中带有禅宗思想的“物派”代表艺术家。李禹焕主张现代社会的美术不能以向自然世界添加人造物为主要目的,而是应该成为引导人们认知世界真实面貌的媒介。“物派”崇尚主客体融合、重视自然“原本状态”的思想,与安藤在水泥材料中对光线的追逐、捕捉和收纳有诸多相似之处,也使该美术馆的物理容器和艺术内容产生了高度的和谐。

李禹焕美术馆几乎完全隐匿在地下,在外部只能看到由水泥高墙组成的迷宫一样的蜿蜒入口。内部展厅同样使用自然采光,傍晚时随着天色变化,展厅内也会慢慢暗沉起来。

Artboard 17.pngArtboard 18.png

艺术之家(Art House Project)”项目始于1998年,目前由七个地点组成。艺术家们把散落在居住区周围的空房子变成艺术品,游客们从一所房子走到另一所,感受社区中交织的时间和历史,以及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这个项目已经演变为一种新的社区模式,在城市和农村、年轻人和老年人、居民和游客之间产生积极互动。

艺术之家项目中的南寺(Minamidera)是安藤在直岛的建筑作品之一。南寺是一座新建筑,被设计成詹姆斯·特瑞尔作品的专属承载容器。它附近曾有五座寺庙和神殿,是直岛的历史和文化中心,“南寺”之名因此被保留。

与安藤一样,詹姆斯·特瑞尔是以空间和光线作为创作材料的艺术家。在这件作品中,他对人眼边缘视觉的能力极限,以及大脑依靠视觉对于空间感知的敏感度发起了挑战。进入到建筑后,体验者将在声音向导的辅助下,扶着墙壁穿过一条全黑的走廊。光线的完全缺失使人的视觉处于暂时被剥夺的状态。随后向导指引体验者坐在一排座椅之上,静静地等待。在完全黑暗的未知区域内,随着人眼渐渐适应周遭环境,追逐微弱的光源成为一场冒险,空间深处,柔光构成的詹姆斯·特瑞尔式“窗口”开始被视网膜感知,直到整个空间从黑暗中逐渐现身。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许只有在直岛,可以如此高密度地看到安藤忠雄与詹姆斯·特瑞尔的艺术对话。一位东方建筑师,一位西方艺术家,都痴迷于使用光线来创造空间。


詹姆斯·特瑞尔,1943年5月6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于1965年在波莫纳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学士学位,同时研究数学,地质学和天文学。次年,他进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艺术工作室学习研究生课程,在那里他开始使用光投射进行创作。


提到他,就不得不提到南加州光和空间运动,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南加州兴起的松散型艺术运动,关注光、空间、范围和容量感知氛围,深受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几何抽象等艺术流派的影响。而詹姆斯·特瑞尔被认为是该运动的先驱。

James Turrell室内作品的灵感来源之一是甘兹菲尔德(Ganzfeld,“全域”)效应,又称感官剥夺效应。甘兹菲尔德是超心理学家们为研究人的心理能力而进行得最多的超感官知觉 (ESP) 实验。在实验中,被试的双眼会被乒乓球遮盖,戴着白噪音耳机,一个光源(通常是红色)照在他们的脸上。长时间暴露在均匀的色彩和声场中,大脑开始忽略噪音和色彩,逐渐达到感官剥夺的效果,使被试专注于在心理世界建立感知。在James Turrell的甘兹菲尔德系列作品中,这种对于人类感知边界的探索被发挥到了极致。


观众进入空间后,首先看到升起的台阶,以及台阶尽头由均匀的光线清晰规划边界的一块形状,像一片极其平坦的面片,与墙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慢慢走近它,其内含的空间逐渐彰显,观众这才意识到,它实际上是一个规则的入口。

Artboard 27.png

从这里,观众将踏入一个布满均匀同色光线的房间,正如甘兹菲尔德效应所描述的一样,他们会短暂地失去空间感,并不自觉地被房间深处另一个明亮的面片所吸引。而这深处的面片,既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三维面板,也可能和入口一样,是一个新的窗口。


在贴近观察这个被光描绘的空间之前,观众难以准确地感知其深度和边界。所有允许观察者感知空间比例的元素,已被尽可能地移除,比如墙与地板相交处已被平滑为不可见的曲线。此外所有的“面片”墙面边缘都做了极为精确的锐角处理,使得墙面的厚度很难被眼睛捕捉,让观察者无从判断窗口的三维特征。


在安藤创作的地中美术馆展出的《Open Field》,即是2000年甘兹菲尔德系列的作品之一。

《Aten Reign》是James Turrell最著名的大型室内装置之一,于2013年被安装在纽约古根海姆(Guggenheim)美术馆标志性的圆形旋转楼梯中庭,它采用同心椭圆的形式扩散丰富的光线层,颜色以一种独特的规律缓慢地变化,月亮白,黄昏粉,品红,日落橙,紫罗兰,金丝雀黄,最终,黄昏灰。这个结构包括一个复杂的多层金属和木质框架,数百个LED灯,内侧被弹性布料包裹,作为一个整体被悬挂在圆形大厅的顶点上。该装置的精心设计隐藏了其巨大的底层结构,凝视着炽热色彩的观众,可能完全不会意识到该作品的体量和重量。



在James Turrell眼中,“人的感知”才是艺术的媒介,创造感知的光线与空间只是他艺术的原材料,并经由这一媒介,激发神思与启迪。而Turrell遍布世界的Skyspaces系列,则是他在此基础上,对更加脱离感知维度限制的凝视对象做出的尝试,这个对象就是无垠的天空。

Artboard 35.png

在Skyspaces系列中,每一个空间,或在城市中的美术馆内,或在郊区的空旷之地,形状各异,但体验都是相似的:观众从一个小门进入空间,在围绕墙壁修建的座椅上静坐而观,视线会汇聚在一处——位于空间顶部朝向天空的开口。这个开口采用一样的锐角边缘处理,使观众不知道它究竟是一个扁平的光源,还是开放的窗口,直至窗中有一只飞鸟经过,才得以笃定答案。


空间内部的光线会不断变化,与真实的天空之色发生对话。由于人眼的同时性效应,同一片天空在不同室内环境颜色的映衬下,也会产生奇异的变化——人,作为媒介,依旧是整个艺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Skyspaces系列的《Open Sky》也坐落在安藤的地中美术馆中。该系列在北京也有一个版本,叫做《Gathered Sky》。它坐落于北京东城区沙滩北街嵩祝院23号,仅在周末的日出或日落时分开放。约1.5小时的体验时间内,观众可以躺在蒲团和垫子上,随着流动的音符感受天色从暗到明、从明到暗的明度变化,以及在室内环境光影响下的色相变化。

Artboard 36.png

接下来让我们跳转到这颗星球的另一侧。


Roden Crater,这是位于亚利桑那州北部沙漠地区的一个火山口,围绕此处的一系列用于观测天体和时节的裸眼观察站(naked-eye observatory)的设计,是James Turrell在人类视觉和心理感知领域进行终生研究的顶峰之作。

Artboard 32.png

Roden Crater被艺术家打造为通往光,时间和景观的门户。Turrell为完成这部作品倾尽所有,其始建于1979年,至今仍未完工。该作品的最终呈现将包括21个空间,6条隧道以及130万立方米的超级单体。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艺术家咨询了天文学家,以计算挖掘量、火山口的隧道、观察孔的位置。目前六个空间已完成,其中最困难的两个是火山口碗和阿尔法(东)隧道的造型。Turrell试图通过这些空间,捕捉超越普通生命节奏的自然规律。比如,每隔18.61年,通过阿尔法隧道,最南端的月落将在影像石的西侧形成一个反向影像。

Artboard 33.pngArtboard 2 copy 2.png

除了在直岛寻找安藤和James Turrell的交集,艺术爱好者还可以在濑户内海的其他岛屿上收获令人难忘的体验。例如位于丰岛的两座美术馆。


丰岛比直岛的面积小很多,早上从直岛乘坐渡船到达港口,租一辆自行车,足够在一天之内将岛上的美术馆和艺术装置逛完,晚间再乘船回到直岛。骑着自行车顺着美丽的沿海公路一路下行,就可以来到隐匿在山海之间的丰岛美术馆。


与安藤忠雄的理念相似,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和艺术家内藤礼合作设计的丰岛美术馆也选择将建筑物嵌入山体,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Artboard 42_1.png

进入丰岛美术馆参观极具仪式感,观众需要在馆外脱掉鞋子,光脚走入馆内。在馆内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拍照,但是可以坐在地上,躺一整天或睡一觉都无妨。馆内有几个巨型开口,连接着室内纯白的空间和室外的自然风景,整个空间内只有一件展品,就是内藤礼的「母型」。这是一个艺术装置——地面上有一些小孔,这些小孔会涌出水滴,水滴时而涌出,时而消失,富有禅意——这也是西泽立卫在建筑设计伊始的灵感来源。

当然,水滴不同于通常的艺术展品,是可被随时触碰的。

Artboard 38.png

丰岛美术馆的建设也颇具独创性。建筑团队首先用土在地表堆出山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土堆上搭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待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用挖掘机从13米的天井内,把土堆掏空,最终完成空间的构建。


此外,坐落于丰岛另一个海角的心脏音博物馆也值得一去。法国艺术家Christian Boltanski(今年已去世)从2008年开始在世界各地收集“心脏跳动的声音”,最终于2013年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上展出了这数以万计的心跳声。当参观者穿过这道20米的狭长走廊,这些跃动的生命将以光线和声音的形式呈现。

Artboard 39.png

参观者可以通过一套便捷的录音输入设备,将自己的心跳声存入心脏音博物馆的数据库,或者使用固定的编号提取他人的心跳声。录制成功后,可以购买一套带有编号的光盘作为留念。


这次旅行的分享者王韫,在前往濑户内艺术祭时,正休孕假,因此她的专辑包含着母子二人的心跳,极具纪念价值,同时,也赋予这座异乡的博物馆,非比寻常的意义。

Artboard 4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