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空间与媒体国际学术工作坊

2021-11-27

11月20日

研究项目

「 会议主旨 Keynote 」

   唐克扬 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人机物结合的创新”是我们在未来实验室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人”就是人的传统需求,“机”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机器”,电脑是当代大家最爱挂在嘴上的机器,“物”包括从小物品、衣着到家具的各种外在。在此之上,我们又加上一条叫做“空间”。其实,空间并不神秘,它是广义的“物”,只不过比“物”多了一层包容、建构的含义。对于在座的很多学建筑或者学环境设计的同学而言,建筑就是“人机物”融合最好的例子。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加上“空间”这个关键词其实是不必要的重复,只是为了强调一下我们这次会议的主旨,即从我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重新阐述一下我们感兴趣的方向,以及未来研究实践的可能。我们发现“空间与媒体”中的“空间”和“媒体”正是一对复合含义的词,空间不只是建筑,媒体也不仅仅是新闻机构,它们同样是主体(既是单数又是复数)、技术(包括信息时代和机器时代)和硬件(包括房子和机构)的总和。


当代建筑已经全面进入了“人机物结合创新”的时代。在现代主义的建筑改革者看来,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空前复杂的机器,信息技术的革命增强了这部机器的性能,更大大扩充了这部机器的容量,只是这部机器的物理属性目前还难以彻底去除——毕竟,人不是外在于建筑,而是栖居在建筑之中。那么建筑如何对人产生意义?“媒体”放大了“空间”这个层面的含义。“空间+媒体”不再是传统的物上加物,而是使得物化为概念又转回物本身,技术是这个过程的推动力。如果“空间”本身已经具有建筑和人-物互动的含义,那么“媒体”(media)这个说法只是突出了建筑作为活的事物的含义。

4e2a1b6b2f4d5bc6a3f77e2a40857c86.jpg

我们以Cindy教授的这个讲座开头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使大家对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有一个开阔的认识。“空间与媒体”可能会让人误以为仅是一群建筑师和新闻专业学生的集会。其实,从建筑到人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隙需要逐一填补:装修、家具、照明、设备,服装、平面设计……这些专业的训练原本截然不同。Cindy教授有关穿戴设备的跨学科课题显示,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消除不同专业的边界来创造性地达成。

如果一个经典意义上的、以个人表达为核心的艺术家,仅仅是用新的媒介来表达他已有的艺术成果,有可能产生“新瓶装旧酒”的后果。我们希望同行更多地看到科技带来的新媒介不可取代的价值,当我们换了一个工具,把面前的油画笔换成鼠标时,“思考的手”将调用完全不同的身心经验。今天的互联网科技,其实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生产的可能性,新的知识生产更多地强调民众在突出具身性的场景中参与文化和艺术的可能性:其中既有熟悉的东西也有极大的跳跃。

冯峰教授的学识背景,在美术学院任教的经历,让他既有建筑学的实践能量,又允许他超越建筑师的本分,做一些让同行们耳目一新的项目。冯峰教授的项目“时间的宫殿”中,既有对历史遗址的研究,又有古典建筑的复原,还有自然景观的活的意义,人们在时间里认识已经失去的空间,不分“工种”,这是一种超媒体层面的总体性思考。


车飞教授从教育家的层面架构了一个空间与媒体研究、面对现实实践的基本路径。我看到,在这么一个本身就是跨专业、多学科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里,车教授已经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他的团队积极参与北京市的有关社会性设计活动,在正统的建筑学之外找到了另外一条城市实践的路子。对于我们讨论的话题而言,这是非常切题的,他是从学院、社会、建筑、文化事件一体化的层面来构建空间和媒体的现实路径。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纠结于本次讨论的主题词:到底是“媒体”还是“媒介”?中文相对来说有更大的灵活性,包含的意思更丰富,有时候,也会让人产生新的误解。“媒体”一般人想起的都是电视台、报纸,媒介好像就是轻薄无形,转瞬即逝的那种。我们在本次研讨中所说的媒“体”和本“体”都包括“体”,这个修辞的细节强调了意义空间实体化的、物质性的层面。在他的演讲中,鲁安东老师也着重指出了虚实之间的“翻译”过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蔡新元老师讲到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并不是要不要讨论的问题,而是说这个话题应该去怎么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对话基础?从车飞老师谈的专业教育问题到鲁安东老师讨论的理论问题,加上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美术学院的三位老师,他们不同的切入点揭示出我们讨论的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蔡老师参与推动的广阔的城市媒体实践中,未必有广泛的共识,但是真正的对话和碰撞在这个尺度上已势在难免。



今天我们设置这个论坛是为了建立一个初步的架构——不是什么“体系”或者封口的东西。只是一道创新的光谱:两端一端是纯粹的理念,还有一端要靠实践说话。两者不对等但彼此补充的关系本身就是创新。作为一个学院里的机构,我们试图找到其间的平衡,只是今天没有机会向大家展示我们的实践工作。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是这样一个典范性的无边界学术机构,它包括人因设计和心理学等系,为我们刚刚起步的研究设置了创新机构架设的榜样。



“媒体”研究本是新闻学院的传统领域。就连我们最早理解的空间传播理论,也都架设在新闻学院学科的专属名词之上。新闻学院的师生们如今走出了演播室和编辑部,深入到了连记者们都不一定熟悉的社会“工地”之中,成了咖啡馆打卡地的主人和网红产品的推手,原来只是熟悉采编流程的,如今已经可以使用复杂的设备,甚至学会了大数据管理、编程和“融媒体”。空间需要产生意义,意义也亟需得到自己具形的空间——未来的媒体会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内而外的改变?


「 国际学术工作坊」


工作坊导师:

*导师姓名按字母顺序排列



「 会议总结 Summary 」


想到未来时,大部分人都会往前看,往高处看。但是我想,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从平凡生活的角度出发,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同时还可以基于历史文化的角度,从对过往类似话题的探讨中“回到未来”。未来实验室空间与媒体组将积极地探讨现实世界虚实之间各种的可能,包括发展与历史遗产有关的课题,研究那些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类型建筑,直至推动与人们空间体验有关的当代科技。我们的实验室同时基于艺术、科技和日常,毕竟,空间和媒体都不是完全外在于人类生活的话题。


工作坊参展学生

柯嘉鑫,李畅,陆子琪,侯晓,芦钰淇,王艺蓉,

龚宏宇,杨广辉,李至柔,张熙悦,陈佳焮,

王藤蒴,盛思睿,晏阳,刘秋逸,叶敏君,彭嘉,

张文珏,田家荣,李泽明,隋雨荷,张米雪,

刘振,王雅琪,张俊丰,宋云慧,陈简然,崔紫涵,

王康,邹韫,吴金泽,李威,王彦新,杜天舒,

佘钰忱,刘卓尔,黄婧,王云,黄骁洋